新闻资讯
迈向太赫兹:6G通信材料的前瞻性规划——高频高速碳氢树脂的作用与挑战
发布时间:
2025-10-21
在全球范围内,5G的商业化部署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中,而通信技术的前沿探索已将目光锁定在下一代移动通信——6G上。
在全球范围内,5G的商业化部署正如火如荼地推进,而通信技术的前沿探索已将目光锁定在下一代移动通信——6G上。6G网络将不仅局限于速度的提升,更致力于构建一张无处不在的网络,实现“地面与太空领域的深度融合,并智能连接万物”。要真正实现这一愿景,关键在于向更高频段拓展——包括毫米波,甚至太赫兹(THz)频段。这种频率上的巨大跃升,对整个通信产业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颠覆性挑战,尤其是对6G通信的核心基础材料而言,更是如此。
从5G的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跃升至6G可能使用的100GHz以上太赫兹频段,所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便是“自由空间路径损耗”的急剧增加。信号在空气中传播时的衰减将变得极为严重,因此必须尽可能降低整个链路的损耗——从信号源到发射天线全程无一例外。此时,电路基板材料本身固有的介电损耗,成为决定能否实现通信的关键因素。然而,传统基板材料在太赫兹频段的损耗高得惊人,已完全无法应用。
在这个前瞻性框架下,高频、高速的碳氢树脂——目前已在毫米波频段展现出卓越性能——被视为6G时代最具潜力的候选材料之一。其核心竞争力源于经过精心设计的分子结构,旨在实现“无损传输”。通过深度加氢工艺,这些材料的分子链达到高度饱和与纯度,从根本上消除了在高频电磁场下引发能量吸收和损耗的极性振动模式。这使得它们的介电损耗因子(Df)即使在极高频率下仍能保持极低水平,从而确保太赫兹信号能够在电路中稳定传输。

除了超低损耗外,6G通信还要求材料具备更高水平的集成度和多功能性。例如,大规模MIMO天线阵列将向超大规模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天线与射频芯片之间实现更紧密的集成。因此,6G通信材料不仅需展现出卓越的电性能,还需具备强大的热管理能力和出色的机械可靠性。高性能碳氢树脂具有较高的热分解温度(超过400°C)及可调谐的热膨胀系数(CTE),使其能更好地与半导体芯片兼容,从而有效解决高密度集成带来的散热难题,并确保复杂结构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
当然,向太赫兹频段迈进为碳氢树脂本身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方向。例如,在超高频段进一步抑制损耗,需要采用新型低损耗填料的复合材料;而表面改性技术则能增强与更精细电路图案的结合强度;此外,还需探索更适合三维封装和异构集成的新形态。
总之,尽管6G的最终技术标准尚未确定,但市场对超低损耗、高稳定性6G通信材料的需求已十分明确。以高频、高速碳氢树脂为代表的先进聚合物材料,正在这场面向未来的科技竞赛中占据有利地位。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基础和巨大的优化潜力,这些材料将在定义下一代通信技术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新闻
大规模生产的生命线:碳氢树脂如何在分子水平上确保介电性能的一致性
随着电子产品从实验室原型迈向百万级的批量生产,一个经常被提及但至关重要的性能指标便是“一致性”。对于高频电路而言,介电一致性正是这一生产过程的生命线。
2025-10-21
选择一种卓越的高频材料仅仅成功了一半。每一位工艺工程师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如何通过优化的高频PCB制造工艺,充分挖掘材料的内在潜力,从而将其转化为最终产品中的出色性能。
2025-10-21